写满历史的陕西美食,怎样也吃不够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www.txbyjgh.com/

要说陕西,确实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地方,不仅孕育了中国古代的”战斗王朝“秦国,也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说到这里,人们总会联想到兵马俑、西安老城墙、壶口瀑布等标志物,但却有很多人忽略了,陕西也是众多美食的发源地,中华大地上真的是处处皆美味啊。

就像兰州拉面馆开遍了全国一样,陕西的面皮也是各地开花,除了大名鼎鼎的秦镇米皮外,连名字也常常因无法形容而用拼音代替的biangbina面,也是辣味爱好者们百吃不厌的一道面食。其实,biangbiang面也是油泼面的一种,因为在面案上制作时发出的奇特声音,才得了这么一个形声的名字。

biangbiang面最大的特点是宽和长,一碗就是一整根面条,Q弹而劲道,热油浇在撒满葱花、蒜末和辣椒的面上,上桌时都会嗞啦嗞啦响个不停,而拌在面里的胡萝卜、豆角、木耳、土豆以及臊子肉和炒好的鸡蛋,这一下子,红黄白绿都有了,满满一大碗,宽宽的面条堪比裤带,因此有人干脆叫它裤带面,并荣登“陕西八大怪”之一。

有“碳水天堂”之誉的陕西,其实不用说,各类面食花样繁多,除了上面讲到的biangbiang面、无人不晓的肉夹馍,还有一样和秦镇米皮齐名的美味—岐山臊子面。

作为陕西的传统特色美食,最正宗的臊子面产于宝鸡岐山县。臊子面的酸、辣和香的味道,来源于肉臊和素臊两部分。肉臊是用肥瘦相间的猪腿肉,烹调后浇入西府特有的醋以及提前制作好的辣油做成的,做好的肉臊,也可以做为肉夹馍的原料与面条搭配;所谓素臊,又叫底菜,根据红白黄绿黑的色彩要求,选择性地挑选相应的时令食材来拌面。

臊子面的汤讲究不下口,一个是口水面的传统,一个是现代人要求口味清淡所至,不管是什么原因,作为臊子面的组成部分,依然是要做足工夫的。“神来之食”之名可不是白叫的,无论面、醋、辣椒均取自当地,离开了陕西的臊子面,也许就失去了最正宗的部分。

陕西是盛唐都城所在的地方,因此不但拥有中国最古老的美食制作史料,也流传下来不少烹调工艺考究的美食。被称为“天下第一味”的葫芦鸡就是其中的代表。这道菜位列“陕西十大经典名菜”之一,鸡原料选自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鸡,而且必须是一年鸡龄净重二斤左右,这样才能保证肉质的鲜嫩可口。

为了让鸡在烹饪后依然保持整体完好、不散架,清水煮前要先漂洗,然后用麻丝将鸡捆成类似“葫芦”的形状,凉水下锅煮熟后再高温炸制。据传说,葫芦鸡的做法是唐玄宗时期一位家境富庶的高官为享用极致美味,接连处置了家中两位没达到要求的厨师后才做成的,不管是不是真的,流传至今的美味的确是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心。

最有意思的是,如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可能为了一道菜而耗费太长时间的商家越来越少了,葫芦鸡已经有了空气炸锅版并且经消费者检验,口感还原度很高,真的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对于陕南人来说,还有一道年节团聚时必做的大菜不得不提,就是蒸盆子。丰富的食材汇聚在一锅里,仿佛寄托了亲人们丰富的情感。秦岭以南地区因气候和北方的差异,又毗邻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南来北往的人在江边码头上交汇,因此这里的陕西人受巴蜀和湖广影响颇深。

水系发达的秦岭以南地区,自古就是水运交通强于陆运,源源不断的南方移民,也带来了家乡的饮食文化,其中就有蒸盆子这道菜。经过不断改良,为了保证整锅菜的鲜美口味,在食材上依旧维持专一性,选用当地自产土乌鸡、土猪的前蹄膀,素菜选用莲菜、黄花,胡萝卜、山药、香菇、木耳等。这些放在一起用文火慢慢去煨,让食材的味道一点点融合在一起。

这只是开始的工序,还要在起锅前一小时,下入鸡蛋饺、肉丸子等,丰富整锅的色彩和口味。鸡蛋饺需要提前用鸡蛋清煎成饺皮,放上猪肉和白菜或芹菜后包好,是蒸盆子工序里最细致的活计。

起锅前,撒上葱花或蒜苗,忙活了大半日的大菜终于大功告成,亲人们围坐在一起,聊着一年来的见闻和经历,怀揣着对下一年幸福生活的向往,这应该就是团圆饭真正的意义吧。

陕西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怀抱秦岭,汉江蜿蜒全省而过,珍稀动物大熊猫、朱鹮在这里出没和生活,那些耳熟能详的古人如李自成、司马迁、孙思邈也都曾驻足。到底是怎样的山水使得它有如此魅力?

其实,还有很多陕西小吃因为已经太大众化了,感觉可以不用再介绍,像多种多样的泡馍、夏天离不开的凉皮、豪放的油泼辣子,甚至火到了国外。老外们吃着完全不正宗的陕西美食,就已经惊为天人,不知道真到了陕西,会不会随便一个小馆子就走不动了。

有机会到陕西旅游,别忘了再尝一尝当地的羊肉、洋芋(即土豆)和甜食,它们可都在陕西的非遗名录里挂了号,一方水养一方人,我们要做的就是玩遍和吃遍陕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