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大棒,能阻止孩子的下一次跳桥吗

央视网消息:“我经常怀疑自己,几乎每天都在烦恼怎么教育孩子,每天都在娇惯孩子和严厉之间徘徊。”

“和孩子发脾气之后,其实我自己心里立马就知道,我是在发泄情绪,孩子根本没做到需要我吼的地步,我是在以大欺小。”

“也是战战兢兢地做父母,教育多了怕孩子反感,教育少了怕耽误孩子一辈子,每天都在各种纠结、各种彷徨。”

……

一个17男孩儿跳桥的悲剧,引发无数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反思。向左or向右?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养你有什么用?”

“我付出了那么多,你连好好学习都做不到吗?”

“你知道我在其他家长面前有多丢脸吗?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养你有什么用?”

特别生气的时候,她会用手指着儿子,歇斯底里地吼叫“你就是个废物”。

这一幕或许曾经发生在你身上,也或许正在你身边发生。

阿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13岁,上初中。小儿子刚读小学。“学习成绩不好,以后能有什么前途?”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她时常一遍一遍这样问自己。

从秦岭深处一个只有十几口人的村子走出去,她用了二十多年。

小时候吃不饱饭,没衣服穿,一年洗不了一次澡,家里用水要走很远的路去河边挑水……幼年时受过的苦,这位39岁的妈妈并不愿意多谈。

如今虽已在城市安家落脚,但农村、贫穷、女人,这三个标签早已经深深交织并最终渗透在她教育下一代的日常中。

在这个并没有上过多少学的全职妈妈眼里,她的孩子只有读书,未来才有出路。但也正是读书的问题,最终成了她和儿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她对自己节俭到甚至有些苛刻,两块钱的擦脸油、十块钱的口红都要反复纠结到底有没有必要买时,她依然舍得花几千块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但当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时,她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排名在班级倒数,这让她很崩溃也很愤怒。

严重的时候,“学习不好”几乎会成为她和孩子之间所有大小矛盾的导火索。

“十几岁了,筷子还拿不好?”“吃饭时候不喝汤,偏要喝水?”“这么大了,连路都走不好吗?”

甚至在弟弟玩的时候被人推倒,她也会怒不可遏“学习不好,就连弟弟也保护不好吗?”

儿子的学习成绩就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了她的心里,时不时拉扯着她敏感的神经,削减着她微弱的安全感。

“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不能出人头地,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在家庭教育关系中,她始终处于强势的一端,以自己仅有的人生经验,不容反驳地为孩子规划着未来。直到儿子动手反抗,她拿刀吓唬,儿子离家出走,她着急报警。

她也曾一度以为,生了二胎后,注意力可以稍微转移一下了,但是现实并不尽然。老大的教育模式不知不觉又在老二身上开始重演。

“我也知道他喜欢街舞,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有我妈在,就算有那么高的桥也会给踹翻了!

初中的小影也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现在回想起十几年前,连他自己都觉得“太令人讨厌了!那时候真不听话!”

上课不听讲、被老师批评,找家长都是家常便饭。一次闯祸,老师实在受不了,留小影在教室里反省,放学后却忘了他的存在。“我一个人在教室里,其实是可以走的,但那时就是那么执拗,一个人硬是呆到了晚上十点。”

黑漆漆、静悄悄的教师里,只能听到自己的愤怒:“我想就这么死在教室里,明天让全班同学看到我的尸体。”直到一束手电光,伴随着熟悉的呼唤,照亮教室。

“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真的那么做了,明天除了全班同学和全校老师的围观之外,人群里一定有我妈和我爸在,而他们的悲痛是我绝对不敢想象的。”意识到这一点,小影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教室,一个男孩儿,就这么哭着,“巨大的哭声使我妈疯狂地踹着教室门”。

第二天,因为老师的遗忘,怒气难消的妈妈从教导主任办公室出来,头也不回地带着小影往外走,冷冷地给正副教导主任,以及闻讯赶来的校长留下一句话:“我等你们学校的消息,希望能让我满意。”

这句话,即使过去了十几年,依然深深印在小影的脑海里。

“我父母对我的教育还是很严厉的,但他们对于严厉的定义并不是‘发怒’、‘斥责’,而是以讲道理为主。”事后,因为触犯课堂纪律,妈妈给了小影特别重的惩罚。

“很少对我做人身攻击,错了只是对我的错误来生气、发脾气,绝不会说出类似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东西这种话。”在小影心里,母亲清楚地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没有过分溺爱,也没有过分严厉。”

17岁男孩儿跳桥,妈妈痛苦地瘫坐在地。(视频截图)

时隔多年,回想起这件事儿,小影觉得,那时候没跳桥,一是因为那时候没有那么高的桥,再就是“有我妈在,就算有那么高的桥,也会给他踹翻了。”小影一直庆幸有这样的妈妈,越长大这种感觉越强烈。

“作为家长,不能只使用某一种固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应该是几种方式结合起来,讲道理让小孩懂得‘理’,引导让小孩知道‘思考’,粗暴一些的方式也有好处,可以让小孩懂得什么是‘畏惧’。”如今,小影已经步入社会,成家立业,“虽然没有大出息”,但自认为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很正。

用尽洪荒之力还是无能为力

“都快16岁了!一点都不懂事,稍微批评一下就顶嘴,至于学习压根不上心。”谈到自己在上初三的儿子,何艳话语中表现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贪玩、厌学、叛逆、成为何艳对儿子的直接评价。在何艳眼中,马上面临着中考的儿子不主动看书、写作业,有时间就去舅舅家上网看电影。发脾气不怕,讲道理不听,“可能是我从小太惯着他了,现在把我说的话基本当耳旁风。”

起初儿子偷偷拿走自己手机玩游戏,何艳并没有太在意。而当儿子因为游戏疏忽学习时,何艳开始慌了。她手机不离身,生怕被“偷”走,但儿子拿起旧手机、甚至借亲戚的手机玩。

最后逼得何艳不得不“告诫”亲戚们,“不要再让孩子碰手机,否则我会翻脸。” 虽然经过一系列斗智斗勇,孩子的确再没怎么玩过游戏,但何艳觉得孩子的心思还是没放到学习上。

何艳希望儿子能考个好大学,为了他的学习成绩,数学、英语等培训班全部安排上,寒暑假让自己上大学的妹妹过来做家教辅导,甚至在去年辞掉工作,专门照顾即将中考的儿子。现在看着儿子考试的成绩,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在我看来,他是不用心,心思就没放在学习上。”

“如果现在不努力,怕连高中都考不上,更别说大学了!”何艳言语中的焦虑十分明显。

去年寒假,孩子坚持要去乡下的姥姥家,父亲坚决不同意,争执之下动手打了孩子,结果孩子离家出走。当时没太在意,以为他去了离家不远的舅舅家,“结果深夜十二点多打电话问我弟才知道,他并没有去,我们就慌了。”

何艳和丈夫开始满县城找,生怕出啥事,“当时也确实很后悔动手打他。”几乎找遍了整个县城,凌晨五点时在一家银行自动取款机前找到了人,在寒风中整整蹲了一夜。找到孩子后,何艳“不争气”地哭了。

“逼他也是为他好,为何这么大孩子一点都不听话呢?”

自从去年儿子离家出走后,何艳也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眼看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也开始慢慢鼓励他,“有时候越责备反而越叛逆。”

女儿上幼儿园时打人,“我当时好惊讶!”

“现在许多家长更多在意的是孩子学习怎么样,将来能否考上好大学,而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重视不够。即便有时候出现过一些问题苗头,家长也会因为各种理由没有及时处理,直到问题发生才后悔莫及。”

张荣林作为一个学过心理学的家长,相对于学习成绩,他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