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7日晚上七点钟,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一个极为陌生的名字进入大众视野,然而大家并没有急着贡献溢美之词,也没有急着投递羡慕之光,而是纷纷抠起脑袋,因为所有人的脑袋里都装着同一个疑惑:是谁?是谁?他究竟是谁?
这位仿佛自文学的黑洞凭空乍现的诺奖得主,名叫AbdulrazakGurnah,音译名字叫阿卜杜勒扎克·古纳。古纳出生于坦桑尼亚,母语为斯瓦西里语,然而他的写作语言却是英语,也就是说,这是一位英语系作家。
不仅普通大众,就连业内人士以及各国文学评论家都对这个名字感到十分新鲜,这是因为阿卜杜勒扎克·古纳从未出现在各类诺奖赔率榜单名列之中,堪称是见所未见。诺奖赔率榜并非只有一个,且每个榜单每次上榜的作家高达上百人之多,只要在文学圈有点名气几乎都能包含在内。更关键的是,榜上名单并不固定,每年轮替频率较高。然而,即便是这样,古纳也从未进过一次。
那么,古纳何以凭借“默默无闻”杀入诺贝尔文学奖的殿堂呢?这就必须提到诺奖评选的三大潜规则。我们挨个说。
第一个,诺奖始终在维护英语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主人翁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纵观历史上文学奖,大部分得主的职业生涯都是用英语书写的。就说最近的四年,都是由英语系作家摘得桂冠,且为了避免比例过高,评委会还会耍个“小聪明”,即隔一两次就会选出一位非英语母语但使用英语写作的作家。
比如,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时间线上,共有四位黑人作家获过奖,他们无一例外均是非英语籍国家人士,又无一例外均是使用英语写作。在年得奖的莫言比较特殊,然而他虽依靠母语写作,但若不是有优秀的译作家帮助其将作品翻译成英语,相信中国的零封魔咒也不会这么顺利被打破。
第二个潜规则,诺奖会在各大洲、各类文学体载之中轮替产生。比如,去年得主为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这就是说,理论上年诺奖得主就不会在北美洲和诗人之中产生了。前年得主是奥地利小说家彼得·汉德克,写作语言为德语,那么今年的德语系作家和欧洲作家获奖的概率同样十分渺茫。
果不其然,评委会将目光瞄向了非洲。这样的规则看似公平,但有了第一个潜规则的加持,其公平性实际大打折扣。比如,年得主是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年得主是美国摇滚歌手鲍勃·迪伦,虽然实现了在不同大洲之间的轮换,但二人都使用英语创作,因此仍逃不过为第一条规则服务。
第三个潜规则,也是令人最为失望的潜规则,那就是:亚非拉作家在一定程度上是被捆绑在一起的,可以视为同一阵营,因为这些地区的国家均是非英语系。一旦这一阵营中有人得奖,比如非洲作家得奖,那么明后几年亚洲和拉丁美洲得奖的几率就会显著降低。
今年古纳的成功,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意味着至少在最近的两三年里,我国备受期待的阎连科、余华、北岛,深受我国读者喜爱的日本长期陪跑选手村上春树等,得奖之事暂且可以告一段落了。
另一个客观条件是评委,继年诺奖爆出丑闻之后,评委来了一番大换血,同样换掉的还有评选的方向、方式与口味。这很好理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同评委有不同的喜好,很难统一调性,这一条件无疑增加了评选标准的不稳定性与评选结果的不权威性。
综上所述,我们至少需要清楚一点: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不是与纯文学挂钩的。所以,中国作家获奖者稀并不是我们的水平不强,艺术高度不够,而是由种种人为因素相互叠加运算的结果,而这也是令人失望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