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这是一篇帮助家长、老师全面了解4-7岁儿童学习拼音、识字、阅读及看图说话的长文,值得一看。文章分为五部分:1、如何通过儿歌学语言、学拼音;2、如何通过看单图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如何把练习变成游戏;4、如何从小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5、如何通过绕口令帮助孩子练习和纠正发音。
一说到“学拼音”,许多人会想到:
教材是这样的
练习是这样的
上课是这样的
拼音是小学一年级语文重要的学习内容,要学多长时间呢?
根据课程的安排,拼音课大概有40多节。通常,一年级每周大概有7、8节语文课,算下来,学拼音的时间大概是一个半月左右。时间紧、内容多、要求高,对于正在适应从幼儿园“游戏”到小学“上课”转变的孩子来说,困难不小。很多孩子学得都不太好。
为了让孩子学语文——主要是识字和阅读——更轻松一些,不少幼儿园和家长会让孩子参加“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提前学拼音、识字。可这样一来,不少幼教专家就反对了:“这是‘小学化’,应该禁止!”
禁是禁不了的。好多幼儿园接着教不说,各类教育机构的拼音学习班简直火得一塌糊涂!
那么,幼儿到底能不能学拼音?
照搬小学课本的内容,像小学一样强调“听、说、读、写”,像小学一样上课,让孩子记字母的形状,死板地教发音的位置,没完没了地抄抄写写,这当然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假如换一种方式——孩子喜欢的方式呢?
①说儿歌,学拼音来看一首儿歌:
多有趣的一首儿歌呀!节奏明快,韵味十足。呆萌的鸡哥哥,是不是像极了生活中初学数数的小孩儿?这样的儿歌,孩子肯定喜欢。跟着大人读一遍、两遍,孩子自己就能读下来。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其实,这是首独特的学拼音儿歌。儿歌融入了j(鸡)、q(七)、x(西)三个声母的读音,以及“叽、己、叫、起、去、戏、小、兄”等多个练习三个声母发音的常用字,小朋友在指读儿歌的时候,可以自己去找到它们。
儿童和语言的关系,是由“声音”捕捉“意义”。他们先感受到的是语言的“声音”,然后才是那声音所代表的意义。3岁以上的孩子,基本上能听懂大人所说的话即能理解语音的含义,只是发音系统还不够成熟而已。
学拼音的首要目的是练习和纠正发音,也就是练习自然、轻松地发音,发准字音。
音乐性很强的儿歌,语言浅近,讲究韵律,最适合孩子学习语言,世界各国的儿童都是如此。孩子喜欢儿歌,既是他们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学习语言的需要。
不少拼音课本中也有儿歌。但是,那些儿歌本质上是学完新内容,用来巩固和强化学习效果的。而《小鸡》这样的儿歌,兼具文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融入认识拼音、练习发音、延伸运用等内容,自然而然、轻轻松松学习拼音。毫无疑问,只有那些懂孩子、懂教育的儿童文学作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的儿歌。
又儿歌《幸福农场》:
这首儿歌融入了a(阿)、o(喔)、e(鹅)三个韵母的读音。对于喜欢“观察”、“寻宝”的孩子来说,他还能从儿歌中找到不少常用字的拼音韵母,含有a、o、e呢。
带有童话色彩的儿歌,更是孩子们的最爱,比如儿歌《知了》:
儿歌融入了zh(知)、ch(吃)、sh(狮)、r(日)四个翘舌音声母的读音。当孩子能读出并且读准韵母含有zh、ch、sh、r的常用字时,发出翘舌音便不再是难事。
能不能让孩子喜欢读、记得住,在为孩子朗读儿歌或者教孩子朗读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注意速度。教孩子语言要讲究自然语速,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故意放慢语速,也不能过快。过慢、过快都会让儿歌失去音乐般的美感。
注意节奏。汉语是有内在节奏的,儿歌更是如此。读儿歌要顺着语言的节拍、韵律,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注意力度。朗读儿歌,既要发准每个字的读音,也要讲究字词句的轻重缓急。
注意情绪。情绪要符合儿歌所表达的意境,活泼一点,俏皮一点,开朗一点,用感情和自然而然的动作去吸引孩子、感染孩子、打动孩子。
②把“教材”画成“绘本”要说把拼音教材做得跟绘本一样精致,估计没多少人会相信,因为在此之前没人这么干过。是没必要?不能?还是成本不允许?
许多人认为插图只是文字的“附庸”,是书中的“点缀”,对于教材来说,更是如此。
被“许多人”忽略的是:好的插图不仅能让文字表达的意思更加明确清晰,而且能表现许多文字无法表达的内容。好的插图能为孩子提供理解的线索和想象的依据。
孩子喜欢读图,尤其喜欢画面精致、藏着许多小细节的图。孩子像“寻宝”一样,从图中找到许多“不起眼”的小东西,获得莫大的惊喜。这种惊喜,小学拼音课本满足不了,市场上那些千篇一律、“色彩鲜亮”的插图更满足不了。
学拼音的书需要精致的插图吗?能画出那种可以媲美绘本的插图吗?
需要!能!
来看看《幸福农场》、《小鸡》、《知了》三首儿歌的插画:
“幸福农场”这幅插图,不仅描绘了儿歌所讲述的场景,还设计了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所学的拼音a(阿姨、阿婆)、o(公鸡喔喔叫)、e(白鹅)等等。
怎样培养孩子看图讲述的能力呢?
很简单,在和孩子一起欣赏图画的时候,不同方式的提问来引导孩子观察、分析和讲述画面的内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比如:
开放式提问。“宝宝,请你仔细看看,这张画画了什么呀?”这种提问方式的好处在于能最大限度地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分析力和想象力。
特定式提问。“宝宝,XXX在哪里呀?他(她、它)在干什么?还有什么?”这种方式相对简单一些,很更好、更多地和孩子互动。
闭合式提问。“宝宝,这是什么?”这种方式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更适合。
③如何把练习变成游戏“小学化”的拼音练习最突出的特点是:多读,多认,多写。读拼音,认拼音,写拼音。而作为语言和思维发展最重要的词汇、理解和口语表达,却被严重地忽视了。
练习,不应只是“训练”、“复习”,应该注重语言能力培养、思维能力锻炼,把练习变成有趣的游戏。
如何把拼音练习设计成“趣味化语言游戏”呢?
首先,要强调自然发音,将拼音字母形状、拼读规则、语音语调等融入字、词、句中。
其次,要遴选出与所学韵母、声母拼读相关的常用字词,再巧妙地组词造句。
比如,a(阿、拔、把、爸、趴、怕、妈、马、蚂、发、打、大、拉、嘎、鸭、娃、袜),o(喔、播、伯、卜、婆、蘑、萝、果、活、我),e(鹅、饿、哥、歌、蝌、渴、喝、和、河、蛇、舌、热),把这些字组合成句式相近、富有韵味的句子,并配上有趣的插图。
阿姨抱着娃娃
小马拉着大车
鸭子趴在地上
妈妈洗着袜子
大象害怕蚂蚁
爸爸在剪头发
这些句子组合在一起,如同一首小儿歌。红色字的拼音,韵母都是a。
伯伯听广播
婆婆吃苹果
我在采蘑菇
兔子在拔萝卜
同样是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四句话,红色字的拼音,韵母都是o
哥哥把鹅赶下河,
小狗伸着舌头说:好热!好热!
姐姐口渴把水喝,
小蛇追着蝌蚪说:好饿!好饿!
红色字的拼音,韵母都是e。
再比如qi(期、妻、奇、齐、骑、起、气、汽),把这些字组成词,再编成一个小故事,用孩子喜欢的迷宫游戏呈现,还顺带把声调练习了。xi(希、吸、溪、习、喜、洗、细、息)也是如此。见下图:
星期六早晨,兔子先生起床了。他把从地里拔回来的萝卜整整齐齐地摆在兔子洞里。然后,他打算给自己的妻子一个惊喜:带她去度假、野餐……
再比如介音jia(家、夹、甲、假、架、价、虾、匣),可以设计成孩子非常喜欢的“图画捉迷藏”游戏,同时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见下图。
第三,练习不仅能帮助孩子熟练地运用拼音,还应当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都有帮助。例如:
四组图,学习声母zh、ch、sh,通过看图说话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鼠大叔,偷了本书,学算术,数不会数,干脆把书吃下肚”,一首有趣的小儿歌,帮助孩子学习“叔”和“书”、“鼠”和“数”、“术”和“数”三组同音字。
又如:
这种练习,在学习和巩固拼音的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做练习的方式不应过于强调“写”,形式应该多样化。比如,
贴:将拼音、汉字、图形等印成不干胶,贴在书中空白处。孩子在贴的过程中,完成了辨认、识记。
涂:涂色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
圈:把练习要求的答案圈画出来。
连:用线条把练习相关的答案连起来。
看:即看图说话。其前提是书中有丰富的、清晰表现某种意思的插图。
读:根据插图的提示和成人语音的引导,指读书中的文字。
总之,无论什么练习,其核心都离不开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④如何从小培养写作能力在幼儿阶段谈作文,是不是太早了?这跟学拼音有啥关系?
别急,接着往下看。
幼儿入小学学语文,除了会面临学拼音、识字的困难,还会面临作文的大难题。
作文的起步是看图作文。一年级的看图说话,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是看图作文的基础。重在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看图作文,一直贯穿小学作文训练的始终。
看图作文也是历年小升初考试、中考、高考的一种常见形式。下图就是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奖惩之后》。
看图作文有看单图作文和看连图作文两种。在小学三年级以前,两种形式都有,但画面都比较简单、直观。孤立的单图,表现的时空、内容有限;课本中画法粗糙的多幅连续图,过于注重思想性,不接地气,少了童趣,自然无法引起孩子的兴趣。
那么,问题来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看图作文”的能力呢?如何培养?
答案是从“早期阅读”开始,通过“看图讲故事”逐步培养。
比如,看图讲故事——过河:
四幅有情节、有关联的画,没有文字,小读者通过观察、分析、想象,把它变成一个充满智慧、团结、友善的童话。故事大意如下:
小老鼠要过河。河面宽,过不去。小马驮着米袋子,来到河边。它让小老鼠坐在袋子上,把它背过了河。小蚂蚁要过河。河面宽,过不去。它们捡来叶子当作船、树枝当作桨,划呀划呀过了河。小兔子要过河。河面宽,过不去。它看见河面漂来一个葫芦,想把葫芦当作船划过去。葫芦在水里滴溜溜打转,小兔子站不稳,扑通一声掉进河里。它拼命挣扎,大声呼救,差点儿淹死。河马来了,它把小兔子救起来,把它驮过了河。“写好作文,最重要的是用好拟人和比喻”。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潜力是无穷的,编讲童话,这种能力从小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试着让孩子讲讲这个故事:爷爷的摇椅
点击图片,让孩子听听兴兴叔叔讲的故事:蚂蚁爱上了小草
在拼音图书中,倘若除了大量的“看图说话”,再加入丰富的“看图讲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浓缩的绘本”,一方面需要儿童文学作家精心创作“故事脚本”,另一方面需要画家用心去画——尽管这只是一道“口头作文”练习题。
在拼音教学中融入“看图讲故事”,既能让孩子的口语表达得到充分锻炼,又能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拼音不再只是掌握识字、正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⑤绕口令,帮孩子练习和纠正发音说起绕口令,大人和小孩儿都不陌生。可是,如何在拼音学习中巧妙又有针对性地融入绕口令呢?
绕口令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绕口令最大的个体特征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对于儿童来说,认真练习绕口令可以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可以避免口吃,有利于增进孩子的记忆力与快速反应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更具有敏捷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在民间流行的绕口令非常多。对于口腔肌肉发育尚不完善、发音不够准确、说话气息不够足的儿童,在学拼音的图书中选择绕口令,应具有以下几个标准:
与每个单元所学的拼音内容相关。
以帮助幼儿正音为主要目的,语音拗口,内容生动形象有趣,韵律自然,具有音乐性
重点帮助幼儿正确练习卷舌音和平舌音。
帮助幼儿体会声调变化。
帮助幼儿区分单韵母、复韵母。
帮助幼儿正确练习易发错的声母,如h和f、d和t、n和l。
有助于感受汉字中多音字的特点。
例如,在学习a、o、e的时候,可以选择《鸭和马》
鸭后有马,马前有鸭。鸭走前马走后鸭慢骂马,马走后鸭走前马慢骂鸭。在学习i、u、v的时候,可以选择《背着两尺布》
背着两尺布,手提两瓶醋。看见一只兔,放下醋,丢下布,急忙去追兔。逃掉兔,倒掉醋,醋染布,白辛苦。
在学习zh、ch、sh、r的时候,可以选择《涩柿子和石狮子》
柿树上结了四十四个涩柿子,树下蹲着四十四头石狮子,柿树下的四十四头石狮子,要吃柿树上的四十四个涩柿子,涩柿子不让石狮子吃涩柿子,石狮子非要吃涩柿子。
在知道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