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杭师大领衔项目摘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浙江省共有27项科技成果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由杭州师范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项目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该校首次获得国家科技奖,也是杭州市属高校的历史性突破!

在今天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杭州师范大学谢恬教授牵头主持的项目《新型稀缺酶资源研发体系创建及其在医药领域应用》荣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是杭州师范大学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也是杭州市属高校在这一领域实现的历史性突破。

项目研究什么?

传统医药化工生产工艺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反应条件强烈等问题。谢恬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只要找到合适的酶学性质优异的酶,就有可能用酶法绿色生产工艺解决制药领域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从而实现传统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团队用了大约10年时间,终于发现了一些不错的新酶,并研发出绿色环保、安全且成本较低的酶法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

截至目前,该项目创建了包含脂肪酶、酯酶、醛缩酶、糖苷酶等多种新型酶库,构建了酶固定化的新技术,建立了绿色环保的技术和方法生产出了天然番茄红素、天然叶黄素及胡萝卜素等维生素类药物,并且用糖苷酶修饰榄香烯开发新一代治疗脑胶质瘤的抗癌新药。

谢恬团队与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等单位合作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成果转化应用后使销售额增加了64亿元,新增利税3亿多元。

项目的重要意义

这一成果转化应用后,不仅为国民带来了更加廉价的药品,同时也带动了山区村民依靠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

以治疗视力疲劳、干眼症和眼睛黄斑退化病的叶黄素为例。以往用化学的方法从菊科植物中提取叶黄素,不仅品质不高,而且造成环境污染。谢恬团队采用酶反应结晶法,使叶黄素提取纯度从原来的80%提升到90%,生产废水却减少90%以上,有机溶剂使用减少60%以上。

谢恬团队和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共同创建的“叶黄素酶法绿色生产工艺”,实现了以万寿菊为原材料,绿色工艺生产高品质叶黄素,产品出口国外。

该成果转化应用后,惠及带动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发展万寿菊种植基地30多万亩,帮助彝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家庭10多万人年增收4.5亿元,树立了中药产业科技扶贫的浙江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我国在世界上叶黄素市场占有率也随之从5%到10%提升到70%左右。同时在叶黄素提炼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上超过了曾经占领市场的国际同行,其制定的标准也成为了国家标准。

浙江27项成果获国家级大奖

在这次大会上,浙江省共有27项科技成果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浙江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11项,参与完成的16项,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9项。快来看看还有哪些项目榜上有名!

本次浙江获奖总数与年相比,从25项增加到27项,特别是主持项目,增加了4项。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中,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成果占比近4成。

骄傲!点赞!

资料/浙江发布、杭州师范大学、市教育局、杭+新闻、都市快报

原标题:《骄傲!杭师大领衔项目摘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实现市属高校历史性突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